![]() |
暫時使用飛牛在天舊圖。 |
中文名:雙紋紙翅天牛(雙紋薄翅天牛)
Embrikstrandia bimaculata
(White, 1853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RARITY:★ ★ ★ ★
Cerambycidae 天牛科
Cerambycinae 天牛亞科
Callichromatini 青銅天牛族
屬級:Genus Embrikstrandia Plavilstshikov, 1931 雙紋紙翅天牛屬
體長:大型種類,請參見標本照比例尺。
分布:台灣、中國。產於本島北部。
發生期:春季、夏季。
生態習性:棲息在低中海拔森林,喜好於晴天時活動,不常見。
寄主或食草:未知。
保育狀態:無。
*本種與同屬的 E. unifasciata 外觀相似,但前者產於北部,發生期集中在夏季,後者產於中南部,發生期集中在秋季,且前者數量遠較後者為少。
參考資料:
- 《台灣產天牛名錄》林毓隆 編
- 《台灣的天牛》余清金、奈良一 著,1988
- 《台灣物種名錄》
=附錄=
《彼日下晡,雙紋薄翅變成中華薄翅》
雙紋薄翅天牛行蹤飄忽,飛行快速,是不容易見到的種類,
而中華薄翅天牛趨光性強烈,數量龐大,乃夜間燈下常客,
前者屬青銅天牛族,後者屬裸角薄翅天牛族,
名稱雖都有薄翅二字,卻是不同概念的種類。
2012夏天某日,
我在新北市某處低山區做田野調查,
沿著鄉道一邊探索,一邊打量著雲層變化,
雖已過午,雷陣雨似乎暫時下不來。
突然,有黑影自天邊竄出,
那特殊的飛行姿態,
稍有經驗的牛痴立馬能看出是隻綠天牛,
加上一身黑,大概就能判斷出種類,
原本錯失攻擊第一時間,
但牠又飛回來,在某棵樹旁繞來繞去,
這次我把握住機會,出網將牠拿下,
確定正是雙紋薄翅天牛本人。
當下非常高興,
因為在此之前,我為了尋找牠四處碰壁,
這是個人首採記錄,不過,
當我還沉迷於牠特殊的香味之餘,
又見一隻飛過來,不囉嗦手起竿落再+1,
就這樣抓了十多隻,直到起霧。
很爽但很納悶,因為不知道那棵究竟是何方神聖,
確定不是殼斗科,跟我預想的樹種有很大差距。
之後鋒面來襲,已無法再探,
這問題只好放在心裡整整一年,
隔年再來,趁好天氣連跑數日
同樣的季節,同一棵樹,
卻什麼都沒有。
再之後,於別處地方、其他縣市,
我也採過不少雙紋薄翅,
漸漸地,牠已被我從採集清單移出,
不再是我的目標了,
但我猶原還是會想起,
2012年的那天,
想到彼條路,
想到彼叢樹,
想到彼下晡。
--- KC KU.2025-04-10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