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是舊文了,現今我的台深標本收藏數量及方式都已有所不同,
新的部分以後會貼,這篇就留下做個記錄吧。
原文如下:
沒事亂貼,貼什麼? 貼台深標本收藏。
照片中標本製作的方式,應該絕大多數的蟲友都在使用,
就是標本放在泡棉上,蟲針並不插過蟲體,而是卡住蟲體將其固定住,
我不知道應該如何稱呼它,權且稱之為「通俗收藏法」好了。
照片中標本製作的方式,應該絕大多數的蟲友都在使用,
就是標本放在泡棉上,蟲針並不插過蟲體,而是卡住蟲體將其固定住,
我不知道應該如何稱呼它,權且稱之為「通俗收藏法」好了。
▲ 我的通俗收藏法最終版本,雖然我現在已經不再使用這種收藏方式,
但畢竟是摸索多年的結晶,還是要來貼一下。
但畢竟是摸索多年的結晶,還是要來貼一下。
照片中的標本,算是N年來經過了N次改版的通俗收藏法最終版本,
加了許多自己的堅持在裡頭,因為我希望牠們是賞心悅目而不是亂七八糟的樣子,
誠如我在做標本櫃那篇提到的,這是我對於這些小生命的尊重。
加了許多自己的堅持在裡頭,因為我希望牠們是賞心悅目而不是亂七八糟的樣子,
誠如我在做標本櫃那篇提到的,這是我對於這些小生命的尊重。
比方說抬頭的角度、題臀的高度、縮足該怎麼縮、觸角一定呈L形、中後腳一定做浮腳等等,
▲ 北中南東是基本
第1排北台深,不收體型,主要收產地或者對我具有特殊意義。
第2排北台深,這排最小72mm(左3)。
第3排中台深,第4排是南台深和東台深。
▲ 正北台深
左→三峽,正北大本營。
中右→三峽、復興鄉某交界處,特徵與三峽接近(粗、壯、美)。
▲ 烏來群
這幾隻不大(6到7之間),
可是牙型變化很好玩,同屬烏來群,
中間那隻大顎和頭楯的樣子很有趣,
而且是我第一次點燈時的戰利品,意義格外不同。
▲ 北台
左→武道能敢(北中過渡型)
中→北橫漆黑菜市場(優美弧線)
右→XX山登山口(巨尻個體...)
左邊就是典型的北中過渡型,中間是搖漆黑時跟著掉的,
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右邊那隻大屁股:
地點是位於北橫某座山的登山口,該登山口早期架設許多鳥網,
之後被登山客清除,不過還是有留下一些遺跡,有段時間我常跑那點燈;
N年前的九月天我大白天去找圓翅時,無意間發現一隻大台深纏在一段鳥網上面,
台深似乎已經死亡多時,不過生前的掙扎讓牠深陷重重網沼,難以回天,
偏偏那時身上沒攜帶刀刃之類的工具,但是目測至少有75以上,
說什麼也不能裝作沒看見,於是徒手跟它來硬的,最終還是被我拆了,
這在我台深收藏裡算是很特別的一次經驗。
▲ 早知道就帶剪刀上山...
▲ 中台 中間那隻小可愛76mm
左3→中台著名產地W
右2→中台著名產地S
左邊產地的牙型很有特色。
▲ 中台
也是很有特色的中部型產地L。
▲ 南台 藤枝
南台大產地,大顎特徵獨樹一格。
▲ 東台 花蓮(海岸山脈)
▲ 東台 台東(卑南)
▲ 東台 台東(南橫東段)
明明只是同一條路,跑到了東邊就跟西邊那頭(藤枝)兩個樣。
▲ 小隻的
左邊那隻矮鬼是花蓮(中央山脈)產,身高還不到3公分。
▲ 大小比一比
高砂也是可以大很大,小很小,但是我自己是沒抓過「破3」的高砂公蟲啦,
鬼艷的話,好像再小也小不到哪裡去...
我想台深可能是台灣鍬(公蟲)體型差異最大的種類吧,
不知道有沒有大大另有高見的,還請說來聽聽。
或是有奇怪產地想要送我的高人,也歡迎留言,
比方說蘭嶼綠島啦、龜山島還是澎湖、小琉球的台深,
如果能有馬祖北竿、金門烏坵,還是曾母暗沙產的那就更好了,謝謝!
(以上文章完成於2011-12-05)
大過年來貼一下,
先看這隻...
▲ 咦? 沒錯,這是赫曼,台深的話就嚇人了,
不過,光一個上視角度的尺寸照不夠。
▲ 再補一張側視角度的尺寸照。
這是多年前去大陸時,一位上海的蟲友送我的--赫曼深山(廣西產),
我一直覺得赫曼跟台深血緣關係,應該是蠻相近的,
外觀上最大的差異,就是赫曼的大顎及頭楯更長,還有赫曼不具有台深那明顯的中央大內齒,
除此之外,兩隻真的很像。
最近幾隻阿里山也乾了,順便貼一下...
▲ 阿里山 台深
這些野生個體,看過來又看過去,如果不說產地,
還真不知道要叫牠中台還是北台? 南台還是東台?
好像各個地方的特徵,牠都有那麼一點。
先貼赫曼是為了讓大家方便參考,
在昆論有一篇關於分析台深DNA的文章:
http://insectforum.no-ip.org/gods/cgi-bin/topic.cgi?forum=26&topic=107&show=25
相當有啟發性,尤其看過阿里山台深之後再與其他產地來做比較,
有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